大樱桃未来如何发展?成都农林科学院博士受邀大连樱桃产业论坛共话
小包
2021-06-16 17:11:39

阅读数量:

1588
6月19日,由中国园艺协会樱桃分会、大连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主办的2021大连国际大樱桃产业发展论坛在大连大樱桃主产区——金普新区七顶山街道召开。

 

图片

 

多位樱桃行业专家、领域资深人士及数百位大连本地樱农共同参加,就大樱桃“树形剪修技术”、“品种及栽培技术”、“销售渠道拓展”、“采后流通处理”及“如何提升整体商品化及标准化”等系列热点问题展开探讨。

 

图片

 

本次论坛,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高级工程师、农学博士、成都包乐包科技有限公司CTO刘继受邀参加,并在与会中以专家嘉宾身份分享了大樱桃在提升商品化及标准化的技术观点。

 

论坛圆桌对话环节,刘继博士就樱桃产业发展中的商品化提升议题展开了如下几点论述与建议,角度新颖、观点明晰。

 

图片

1、保鲜要从水果采前做起

保鲜是大樱桃,当然也是几乎所有水果在商品化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做好保鲜,可以有效的延长水果的销售期,减少损耗,换个角度来讲,就是获得增值收益。
 
目前,在水果保鲜上,市场上几乎清水都是在水果采摘后通过相关技术进行保鲜处理,而在水果采摘之前的种植挂果期关注极少。
 
水果,尤其如大樱桃类浆果,本身水分含量大,果皮轻薄,在种植过程中易感病菌。
 
而侵染这类病原性微生物菌会导致水果腐烂变质,从根本上降低水果产出率和商品率。
 
我国每年的水果从田间到餐桌环节腐损率高达25%-30%,相当大的占比是因为侵染性病害造成的。
 
所以,保鲜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水果产出链,从源头抓起,从水果采摘前的种植期抓起,降低水果病菌携带,提高水果种植品质,对于采后保鲜具有极大的正面意义。

 

图片

 

2、提高商品性,需提高采摘成熟度

在水果市场竞争中,最核心的竞争力还是水果质量。
 
优质水果更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这是个不言而喻的事实,就像是抛开价格来说,智利车厘子会比国内大多数樱桃更受欢迎,就是因为智利车厘子商品化极高,标准化很强,口感更好,且整体品质更加稳定。
 
由于水果天然的易腐属性,在我国保鲜规范和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渠道商为了减少水果损耗,常见的情况就是要求在水果成熟度不足够的时候进行采摘、运输和销售。
 
这就导致了原本可能需要3个月积累干物质和糖分的时间被压缩了,水果的干物质和糖分积累不够,自然风味也会欠缺。
 
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广西百香果,运往周边省市的区域可能以8成熟作为采摘标准,再往远一点的地方走就变成了7成熟,水果采摘后的呼吸与树上自然不同,并不会自行慢慢成熟,所以非产区吃到的百香果就是酸的,而在产区吃到的是纯甜口味。
 
其实,很多水果不论品种还是产区,味道是不差的,大樱桃也不例外,但在渠道商的长期“教育”下,人们只能接触到风味没有达到最佳的水果,从而对该水果形成了固有的负面印象。
 
所以,要想提高水果质量和竞争力,采摘成熟度是很有必要提高的。

 

图片

 

3、现有技术已可支持水果提高采摘成熟度

 

虽然我国水果保鲜发展时间并不长,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但现有的保鲜技术已经能够支撑水果更晚采摘。
 
目前常见的保鲜手段有荷兰微波保鲜技术、通过形成一层水果表面的“密封薄膜”而达到保鲜目的的可食用水果保鲜剂、微生物保鲜法、智利车厘子海运中常用的气调保鲜法等。
 
而在水果全生命周期的不同环节,成都包乐包有限公司与成都农林科学院联合研发的采前抑菌套袋、采后抑菌保鲜标签和保鲜包装甚至可以达到在抑菌的状态下延长水果保鲜期,提高水果品质。
大樱桃在中国的种植史已有3000多年,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大樱桃栽培面积达到270万以上,产量70多吨,居世界首位。
 
在刮起了“实现车厘子自由”之风的时段,原本是黄金产业的大樱桃在近两年由于品质参差不齐、商品化不高、保鲜难度大等诸多原因热度有所回落。
 
但不可否认的是,大樱桃的种植前景依然广阔。那么,如何发展才是更好的方向?或许以上这些观点能给一些答案。
更多资讯请关注官方公众号:包乐包科技
年货包装 业界动态 公司动态 干货学习
  • 热门新闻